您好!欢迎访问东川区中医医院官方网站!
雨季来临
大自然的馈赠
美味的山珍野生菌在山野间破土而出
然而,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山珍
美味背后也“暗藏杀机”
一、野生菌分有毒和无毒
野生菌子通常分为有毒和无毒。常见的无毒野生菌主要包括:鸡枞菌、干巴菌、奶浆菌、松露、松茸、鸡油菌、青头菌等。这些是老百姓常见的可食用野生菌。
而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。目前,我国已报道的毒菌种类达400多种,云南省有200余种。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,毒菌大致分为:剧毒、有毒两大类。剧毒菌种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、急性肾衰竭型、横纹肌溶解型中毒;有毒菌种可造成胃肠炎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光敏皮炎型、其他类型中毒。
二、如何安全识别和食用野生菌?
1. 头上戴帽(菌盖)、腰间系裙(菌环)、脚上穿鞋(菌托)的菌子多有毒,尽量不吃!
2.不易识别的菌子不要吃!
3.太幼小的菌子和霉变的菌子不要吃!菌子太小难识别,霉变的菌子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。
4.最好不要吃杂菌!杂菌不易识别,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,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,医疗救治也更困难。
5.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!我们云南人最爱吃的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会中毒,可能出现“小人国"幻觉。
6.吃菌子最好不饮酒!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,也可能与菌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。
三、识别野生菌五大误区
三、食用野生菌中毒如何自救?
夏季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,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谨慎采食和购买野生菌,以免中毒!